“怎么还不来?”
    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内,总制有些焦急地走来走去,不时地朝落地窗外望去一眼。
    然而,一直没有看到那个期望中的人影,他只能狠狠吸了口烟,低头把烟蒂按进玻璃的烟灰缸里。
    透过半掩的门,他看到门外的人全都行色匆匆。
    有人一边走路,一边低头翻看文件;有人慌里慌张地举着衣架奔走,有模特边走边拿着镜子补妆……
    他看到一排排衣服被推了过去,戴工作证的摄像师在调整机器,准备赶往现场。
    专业评委们应该已经到了……
    他不由越发焦急。
    今年,霓裳的赛制略有调整。
    往年,虽然霓裳是高端时尚的代名词,但这场盛典,似乎只属于业界人士。
    而对于普罗大众来说,他们的参与度并不高,最多通过电视、杂志了解。
    所以,为了提高大众的参与度,霓裳制作组开会决定:今年的比赛,不仅有十名专业评委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也将通过报名挑选,迎来一百名大众评审。
    新赛制一出,众说纷纭。
    高端时尚,从来不和“大众”
    这个词挂钩。
    艺术家认为俗人无法理解艺术,而普通百姓,也确实难以理解有些时尚的个性。
    比如设计师解释说,某设计融合了东西方元素,象征意义丰富;而在大众眼里——还不就是几块破布么?
    因此,也就很容易理解时尚界的想法了。
    这些专家并不希望,一些“不懂时尚的俗人”
    ,来对霓裳指手画脚。
    但是,什么东西离得了人民?
    固然,人民不是专业的,他们对设计、对服装的理解,并不是颜色的搭配或者设计的奇思。
    他们眼里的标准,也许只有一个。
    那就是:好看!
    但是,没有人民欣赏的艺术,就是少数人的自娱自乐,没有意义可言。
    因此,最后,综合各种因素,霓裳今年的赛制,增加了一百个大众评审。
    不过,考虑到大众的专业度确实不够,大众评审,只会在初赛出现。
    对这个最终的决定,各方还是有意见上的分歧,但总体都算接受了。
    初赛是很有决定性的一场比赛,人数最多,评审范围最大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